中科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民族藥現代化研究團隊瞄準“健康中國”和“一帶一路”國家戰略需求,以新疆中藥民族藥為抓手,突破一批技術、制定一批標準、創制一批新藥、提升一個產業,推進民族藥現代化、標準化、國際化,推動新疆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。已形成基礎研究(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、中科院重點實驗室)、成果轉化(民族藥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)、國際化(“一帶一路”聯合實驗室、中科院中亞藥物研發中心)的研發創新鏈。
發現30余種新骨架化合物和600余個新化合物,發現了抗白癜風等疾病的先導化合物和多個候選藥物;研制的19個國家標準樣品已廣泛應用;自主研發2款中藥新藥已轉讓企業進入Ⅱ期臨床,1款中藥新藥獲批臨床批件,合作研發國內首款口服抗新冠新藥已成功上市;在烏茲別克斯坦2款新藥獲批生產,3款新藥獲批臨床。在新疆實施“民族藥博士專項計劃”得到教育部等四部委支持,70%的畢業生扎根新疆。
團隊現有固定人員64名,由來自7個不同民族的科研人員組成,其中高級職稱33人(國家杰青1人、BR 2人、QR 2人);擁有化學博士后流動站、化學一級學科博士培養點、藥物化學和中藥學碩士培養點。近五年,承擔了國家級、省部級重大科研項目139項,發表研究論文306篇,其中SCI、EI收錄266篇;授權國家發明專利65項,其中已實施17項;獲得新藥臨床研究批件3件,已成果轉化及進入Ⅱ期臨床研究;獲批全國標準樣品技術委員會認證的標準樣品證書19個;培養博碩士研究生88人。
團隊及成員榮獲自治區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、二等獎3項、自治區突出貢獻獎1項;榮獲中國國際科技合作獎1項、中國政府友誼獎2項、中烏友誼突出貢獻獎2項、自治區外國專家“天山獎”6項;中烏醫藥科技城列入第二屆“一帶一路”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清單;2021年獲全國科技系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。